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SAP 這家家喻戶曉的公司的發展歷史,以及多租戶技術在 SAP 和 ERP 領域的應用。
在 1970 年代,電腦開始變得普及,有很多公司開始將公司內部的作業流程做電子化,不過那時候的電腦應用程式,通常就是買回家後,使用內建的作業系統,最有名的公司就是鼎鼎大名的 IBM。
這時有五個 IBM 員工從公司離職,自己創業,公司名叫做 Systemanalyse Programmentwicklung (meaning System Analysis Program development),它就是 SAP。
一開始的 SAP 重點放在 MRP 系統上,在 1972 年成立公司後一年,釋出了第一版的 SAP 程式,名為 RF (R
for real-time
),這個 RF 也成為了 SAP R/1 的軟體架構開發基石。
這時 SAP 改變了公司的作業流程,這套軟體成為了各公司晚上和假日的值班人員,因為軟體不用休息,還可以幫你做事情。
在 SAP 的軟體架構設計中,分為三層:表現層 (Presentation)、應用層 (Application) 和資料庫 (Database),而在 SAP R/1 版本中,這三層會全部包在一起,all in one,安裝到伺服器上,也就是說沒有使用到 Multitenancy 的技術。
到了 1980 年代,SAP 釋出了 SAP R/2,這個版本修改了它的軟體架構設計,且開發了更多 ERP 相關的模組,把客戶鎖定在跨國企業,支援多語言,這也讓 SAP 的使用者暴增,公司經濟起飛!
(截自 SAP 官網,SAP R/2 版本中有的 ERP 模組)
(截自 Gayoway,SAP R/2 的畫面)
在 SAP R/2 版本中,一樣保留了三層架構的軟體設計,但是把表現層切開來,變成兩個伺服器:
這時候 SAP 開始使用 Multitenancy 技術來進行伺服器管理,切成兩個獨立伺服器代表可以安裝到不同的硬體上,也就是分散式架構。
1990 年代,SAP 推出了 SAP R/3,這個 3 代表了它是第三代產品,也代表了這個版本的軟體架構是基於主從式架構的三層架構設計,它非常厲害,因為它奠定了以後的應用程式開發架構基礎,就是這個三層架構 (Client - Server - Database)。
在 SAP 中的三個分層在這個版本被完全獨立開來:
再來的版本 (2004 ~ ) 就是很多人熟悉的 SAP ERP 了,如果好奇後面的發展可以到官方網站看他們的故事。
子母公司營運: 許多公司擁有多家子公司或分支機構,需要在同一個 ERP 系統中管理多個子公司的業務。Multitenancy 讓 ERP 可以支援多家子公司在同一個應用程式,同時確保資料的隔離性。
多國企業營運: 跨國企業需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運營,除了要使用不同的語言之外,還要遵守各種法規和稅務要求。Multitenancy ERP 可以滿足這些多樣化的需求,同時提供全球性的業務管理。
各部門客製化彈性: 大型企業內部可能有多個部門,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流程。Multitenancy 讓 ERP 能夠根據部門的要求進行客製化。
幫 ERP 公司省錢省事: 例如 SAP,導入了 Multitenancy 的軟體架構可以讓 ERP 廠商更彈性的做資源調整。這樣可以節省成本、提高效能、管理方便、並且可以為客戶提供即時升級和維護。
Gayoway - The Revolution of SAP
Gayoway - What Is Necessary to Run SAP
Wikipedia - Client-server Model
SAP - History